小腸
小腸的檢查工具
62歲的黃先生有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變長期洗腎已有15年了,近一年來常常莫名其妙反覆的出血,被家人多次送到醫院經胃鏡及大腸鏡檢 查,以及其他相關影像檢查後仍找不出病因。黃先生和家人與醫師討論後,同意接受「經口雙氣囊小腸內視鏡」檢查,發 現在小腸內有數個疑似血管異常增生之 病灶,經適當的內視鏡注射止血術以及氬氣雷射止血治療及藥物控制 後,腸胃道出血情況改善並順利出院。
這樣的例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常常發生。
我們其實對自己的身體都不太了解
到頭來最難懂的還是自己!」
這句話也適用在我們大多數的人對自己的身體結構的不了解,
20世紀以前,人類對於攸關性命存亡的小腸一點都不了解
因為小腸正是負責消化分解食物及吸收食物營養的重要關鍵呢!
小腸可以長達6公尺
人類的腸胃道很長,食物從口腔開始進入消化道的起點之後,一路經過喉嚨、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到肛門,全長大約共7-9公尺長,是我們身高的4-5倍,而其中長度最長的就是小腸,大約有4-6公尺。而小腸在人體的位置卻有些難以接近,因位於整個消化道的中央,較不容易檢查及探求,所以都被醫生稱為是消化道的黑暗大陸
難以突破的障礙
西元2000年以前,人類對於小腸的探索可以說是毫無頭緒, 過去有關小腸的病灶檢查僅能借助放射線科的小腸攝影或電腦斷層點影像診斷,但這些都只能偵測較大的病灶。其後雖有傳統推進式小腸鏡的檢查,但最遠也只能到達小腸近端側,終究無法一窺小腸的全貌 。
劃時代的突破
一直到了西元1999年以色列胃腸科醫師愛坦‧斯葛柏(Eitan Scapa)教授以及他的夥伴工程師葛瑞爾‧愛登博士(Gavriel Iddan)發明了膠囊內視鏡,並於2001年8月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認證並核准上市,膠囊內視鏡的外觀是直徑 約1 公分,長度約 2 公分的膠囊,內建攝影機、影像處理晶片、影像感應傳送器、LED 燈照明、氧化銀電池、無線發射器。
就像吞小藥丸一樣
患者把它當做藥丸般吞下肚之後,膠囊在腸道內移動時會以每秒拍兩張以上照片的速度,八小時內嚴密地不間斷監控,對你的腸道拍下五萬多張甚至更多的照片,將影像傳到背負在受檢查者體外的記錄器中供臨床醫師判讀。
膠囊內視鏡的限制
雖然,膠囊內視鏡在小腸病灶的診斷上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但還是有一些侷限,例如: 膠囊內視鏡是以被動移動(passive locomotion)的方式進行檢查,吞下去的膠囊就像吃下的食物一樣,隨著腸壁蠕動,從食道、胃、小腸、大腸,一路往下然後被排出體外,因此,膠囊內視鏡漂到哪就拍到哪裡,無法主導操縱拍攝的位置和角度; 再者, 目前膠囊內視鏡的主力仍是以診斷為主,若發現小腸的病灶還是需其他侵入性的介入治療。
氣囊性小腸內視鏡
小腸其他的介入性治療一般是指藉由雙氣囊小腸鏡(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深入小腸,對全小腸做全面之觀察及介入性治療。雙氣囊小腸鏡是由日本山本博德醫師(Hironori Yamamoto)於2001 年發明的, 終於讓我們能夠對以為胃鏡和大腸鏡看不到的"黑暗大陸"區域小腸看到光明, 雙氣囊小腸鏡是由長度 200 公分的內視鏡(enteroscope)和 145 公分的外套管(overtube)所構成。兩者的遠端各有一個可控制的氣囊(balloon),同時另有一個幫浦來控制氣囊的充氣或放氣。
Pic from Gastrointest Endosc. 2015 Dec |
利用小腸鏡及外套管的兩個氣囊反覆充氣、放氣及前進、後退一段一段的向前推進對小腸進行觀察及治療。一般來說,由於小腸很長約有4-6公尺,要完成全段小腸的檢查,經常需要合併兩次"經口及經肛門"的小腸鏡檢查才有機會在小腸中間會合作完整段小腸的檢查。
接受小腸鏡的術前準備
經口的小腸鏡檢查事前準備和胃鏡一樣,只需要再檢查前禁食8-12小時; 經肛門的小腸鏡檢查,準備方式必須比照大腸鏡的術前準備, 必須在術前給予清腸劑及飲食上的準備.
目前健保暫不給付
一般來說,小腸鏡的檢查單次通常都要數個小時,且自費的話所費不貲,因此臨床醫師都會於檢查前先判斷病灶(例如: 出血)是比較靠近口端還是肛門端,這樣可以僅進行單邊的檢查,省時省錢省力. 由於小腸內視鏡相較於一般內視鏡檢查需花費更長的時間,檢查技術困難度也較高,目前健保並不給付氣囊外套管等耗材.。
小腸鏡的適應症
小腸鏡已有數年的使用經驗,目前臨床上的適應症相當廣泛,包括:
(1) 不明原因的腸胃道出血:經過數次的胃鏡及大腸鏡檢查之後,仍然找不道出血點, 高度懷疑是小腸出血,對於血管性或發炎性病灶所造成的出血,可以嘗試利用小腸鏡做止血
(2) 切片檢查或息肉切除術:對於病灶(例如:腫瘤)做進一步的切片檢查,也可以同時對腫瘤區域做染色標記(tattoo)以利外科醫師進行外科手術的進行; 對於一些息肉的病灶也可以用內視鏡的方式直接切除
(4)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腹痛或是腹瀉
(5) 困難的大腸鏡或是逆行性膽胰管鏡檢查: 有些開過刀的患者,因為沾黏或是解剖構造的改變讓檢查不易進行,利用小腸鏡可以用ballon固定的特性提高檢查的成功率
可能的併發症
氣囊式小腸鏡就如胃鏡或大腸鏡一樣,是一項安全之檢查,但偶爾還是會發生一些併發症,例如出血、感染、胰臟炎、腸穿孔等,但都是少數個案。因此,檢查結束後要注意是否有出血或嚴重的腹痛情形。
由於膠囊內視鏡及和氣囊式小腸鏡的發展,小腸再也不是碰觸不到的「黑暗大陸」。這兩種檢查應視為互補的工具,對於不確定位置或非急性出血的小腸病灶,膠囊內視鏡為較舒適的診斷工具,但對於已知大略位置、正在出血的小腸病灶或需要進一步診斷或是治療的小腸病灶,氣囊式小腸鏡仍然是最佳的診斷兼治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