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知識
端午佳節 吃粽「粽」點
端午節要如何健康吃粽?
每年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記載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後來,民間食粽的文化,再配合紀念愛國詩人的故事,讓仲夏端午吃粽的飲食精神更加昇華。
在粽子飄香的季節,市面上總有著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粽子讓消費者可大飽口腹之慾,而當您在享用佳餚的同時是不是也疏忽了自己是否吃太多了?或者可能根本不適合吃粽子呢?
一般粽子的內容物常含有蛋黃、五花肉,豆沙、芋泥、肥肉、花生粉、油蔥等;由於蛋黃中含有不少膽固醇,若有、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每日以不超過1顆為宜;五花肉也含有高脂肪,可減量或避免食用以降低身體的負擔。
要怎麼「品粽」才健康又無負擔呢?
●細嚼慢嚥
粽子主要食材以「糯米」為主,是由支鏈澱粉組成。糯米分子大、黏性高,吃下肚後,血糖上升快,胃排空的速度也較長,所以容易使人消化不良、胃酸分泌過多等。因此,腸胃功能不佳或胃酸逆流的人吃多了容易有灼熱感、進入腸道後易因消化不完全而引發腸漏症或過敏。若本身腸胃機能障礙,腸胃神經敏感或蠕動不協調,特別容易消化不良或引發急性腸胃炎;
另外,品嘗粽子的美味時應與主食代換,吃了粽子就不要再吃白飯或麵類;
吃粽子時想喝東西,建議可以搭配含有蔬菜的溫熱湯品,或是配一杯溫熱的茶飲,都有助於消化,千萬不要邊吃粽子邊喝飲料或是飲酒,容易增加脂肪肝以及肥胖等風險。
●攝取足夠纖維質:
建議一天當中最多選擇一餐食用肉粽,並搭配蔬菜1-2碟(至少半碗)以增加纖維質攝取,多選擇當季新鮮蔬菜,以低油烹調方式(例如:川燙、水煮),另外飯後再來一份水果,像是木瓜、奇異果、鳳梨等富含酵素的水果,有助於幫助消化。
●低調味料:
吃粽子,除了注意分量、不宜貪吃外,建議少淋佐料,如番茄醬、甜辣醬等最好都不要加調味醬"鈉"含量高,如:甜辣醬3茶匙(15g)鈉含量300mg(約佔一日鹽巴需求的1/5),鈉攝取過量會增加腎臟負擔,也不利於血壓的控制,建議不使用沾醬或稀釋沾醬。
●增加運動量:
您除了原本的餐食,又額外攝取1顆400-500kcal傳統粽,若以體重60kg計算,需慢跑(8km/hr)約60分鐘才能消耗這顆粽子的熱量;少吃多運動是維持理想體重最佳選擇。
抓住「粽點」慢性疾病民眾也能品嚐
【糖尿病】
糖尿病的患者,依營養師的建議份量品粽,千萬不要過量,攝取時應與主食代換,假如吃了粽子,就不要再吃白飯或麵類。另外,糯米為高升糖指數(糊化黏度高)、不易消化,糖尿病、腸胃不適及長者食用時,建議小口淺嚐,多嚼幾下再吞嚥。甜粽或沾糖吃的鹼粽對於血糖有直接影響,所以要特別注意所吃的量或以代糖取代。
【高血壓】
很多人吃粽子時,喜歡種口味沾醬吃,但是這些醬料含鈉量都很高,對升高血壓有很大的影響,建議血壓高的朋友將醬料稀釋沾取。
【高脂血】
市售粽子常用到豬油、肥肉及蛋黃來增加口感,但是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含量很高,所以可以選擇較小的粽子來應景品嚐一下即可。
在歡慶端午品嚐美味粽子的同時,必須留意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的飲食原則,千萬不要因為粽子可口,一口氣多吃幾個; 如果是自己包粽的民眾,也可以參考市面上一些營養師的建議,以五穀米、小米取代糯米等方式製作成較好消化的粽子。慢性病患者記得減量,一天以不超過一顆為原則,搭配適度的運動,才能吃的安心、食的健康,過一個無負擔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