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時常免不了喝酒應酬,下班後或是過年過節跟朋友、同事聚餐小酌也是常有的事,但發生酒醉甚至是隔天起床宿醉的情況總是令人痛不欲生! 跟大家分享幾個預防酒醉甚至宿醉的方法!
Read more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時常免不了喝酒應酬,下班後或是過年過節跟朋友、同事聚餐小酌也是常有的事,但發生酒醉甚至是隔天起床宿醉的情況總是令人痛不欲生! 跟大家分享幾個預防酒醉甚至宿醉的方法!
Read more »自古以來過年過節不免俗都會碰到酒精, 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客中守歲》一詩中這樣寫道:「守歲樽無酒,思鄉淚滿巾。」 但是你知道一杯黃湯下肚後,酒精是如何代謝的嗎? 當我們將酒喝下肚後,酒精會經由胃及小腸吸收( 20 %由胃吸收、 80 %由小腸吸收),腸胃吸收的酒精會透過肝門靜脈送到肝臟去,吸收的酒精需經肝臟代謝作 ” 解毒 ” 處理。酒精的代謝分成兩階段,酒精即是乙醇,首先會在肝臟中被代謝成乙醛,乙醛再被代謝成乙酸,乙酸接著被代謝成二氧化碳及水,然後二氧化碳從肺排出,水從腎臟排出。 酒精在體內的代謝主要分 2 個階段,代謝的快慢與…
Read more »成人的異物卡在消化道通常是意外,大多數的異物吞入, 約 80% 是不需要處理 只要觀察異物大多會自動排出體外,但是約有 20% 的情況 是需要找消化內視鏡醫師用內視鏡的方式取出 ,還有 1% 的人,可能因為異物卡的位置不好,或是異物本身太大或是形狀不理想,而 發生以內視鏡取異物失敗的情形而 需要外科醫師協助開刀取出 。 大多數成人食物異物是意外 民眾天氣太熱大口喝飲料,不小心把瓶蓋環吞入 好吃的食物(圖為貢丸),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咀嚼整顆吞入也是可能發生卡在食道的意外 異物在消化道中最容易卡住的地方是食道,異物卡在食道最常見…
Read more »西元 2020 年 8 月 28 日日本歷史上總任期最長、連續任期最長的日本首相 的安倍晉三突然對外宣布因健康因素以為了避免自己因病情導致對國政的判斷失誤辭去首相職務。 究竟是甚麼樣的疾病將這位在日本政壇叱吒風雲多年依然屹立不搖的巨人擊倒呢 ? 據說安倍自 17 歲即被診斷患有有潰瘍性結腸炎,迄今長達 48 年,仍在和病魔搏鬥。西元 2006 年至 2007 年三倍第一次擔任日本首相,是日本首位二戰後出生的總理大臣、也是二戰後最年輕就任的首相,但僅做了一年,便因潰瘍性結腸炎復發辭去首相一職,後來據說是因為ASACOL這個藥物的發…
Read more »前幾天一篇新的研究被發表在「細胞」( Cell )期刊中,這篇研究發現令人震驚 : 新冠病毒讓世界陷入封鎖,但仍然藉由突變增加傳染力! Cell ( 細胞期刊 ) 主要是發表醫學及生命科學領域中的最新研究發現。 細胞期刊刊登過許多重大的生物科學研究進展的文章,與 Nature 自然期刊 和 Science 科學期刊並列為全世界三大最權威的學術雜誌之一。
Read more »臺灣有超過 250 萬名 B 型肝炎帶原者,因此 慢性 B 型肝炎在臺灣是很重要的公衛議題 , 如果沒有好好監測與控制的話 , 很容易產生一些慢性 B 肝相關的併發症 , 例如肝硬化 , 肝功能代償不全 (hepatic decompensation), 甚至產生肝癌 。 B 肝病毒的大量複製以及活躍會持續造成肝細胞的傷害甚至會造成死亡 , 我們知道血液中的 B 型肝炎病毒含量愈高 , 產生肝癌的機會就愈大 。 因此,愈早使用 B 型肝炎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複製,減少發生肝細胞損傷、肝纖維化、肝…
Read more »最新的大腸息肉切除術後的監測建議 許多人都很害怕做大腸鏡檢查 , 做完大腸鏡檢查後回診看報告時 ,醫師 又跟你說大腸裡面有長息肉 常常聽到又昏倒, 許多人對於大腸息肉切除後續該如何追蹤更是 完全沒概念。 2020 年 2 月新英格蘭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簡稱 NEJM) 針對 2012 年對於如何降低大腸癌的發生以及大腸息肉的風險所發表的 ” 接受大腸鏡檢查後有發現息肉後續追蹤的指引 ” 給予以下幾點建議 : @ …
Read more »肥胖症已成為全球性的流行病,病態性肥胖會引起健康惡化,引起所謂的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更有甚者可能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提早發生…